文|王明编辑|高雅
4月19日,彭博社、CNBC等多家外媒报出消息称,lululemon有意出售于其2020年以5亿美元收购的居家健身设备制造商Mirror。,并称Lululemon未就此给出太多回应,只是表示,这一举动是因为公司正在进行自身的转型,从依靠硬件器械转向主打数字app服务。
为何lululemo收购Mirror仅过去2年多时间,就要丢弃该品牌?智能健身镜产品销量为何好似坐上过山车?未来该品类赛道是否还有逆转乾坤的可能?
(资料图)
整体表现不及预期
2020年疫情的爆发,将全球的健身爱好者都“关”在了家里。受此影响,智能健身镜脱引而出,因其具备强大的居家健身房功能俘获了一大批运动爱好者,并迅速成为运动博主人手一台的标配。彼时,Mirror获得了爆发式增长。
得益于此,lululemon迅速于2020年6月以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风头正盛的Mirror。对于这桩交易,曾有许多质疑之声,核心在于业界并未找到这桩“姻缘”的合理点。不少业界人士表示Lululemon并没有经营硬件的经验,也看不到Mirror如何能帮助企业变得更强。而收购Mirror后的实际表现也将业内质疑一一兑现。
2020年是消费者居家健身热情高涨的一年。同品类企业Peloton股价一路走高,Tonal也接连获得高额融资。这些也为Lululemon增添了进军智能健身镜领域的信心。
因而,在收购Mirror后,LululemonCEO Calvin McDonald便为Mirror定下了2021年2.5-2.75亿美元的收入目标。但不到一年时间,企业就宣布将Mirror的收入预期砍半。
此外,2022年初,Lululemon CFO Meghan Frank曾表示Lululemon Studio(由Mirror改名而来)将在年底前实现盈利,并制定了40%的订阅用户增长目标。但最终的财报却显示,上一财年该项目商誉和资产减值减少4亿美元,成为导致企业2022年净利润下滑12%,与2021年净利润9.75亿美元相比显著走低的主因。
此外,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今年3月,lululemon CEO Calvin McDonald在公司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中,公开承认对Mirror的收购是一次“罕见的失误”。Mirror的硬件销售不理想,家庭健身业务一直充满挑战。
核心场景不复存在
事实上,智能健身镜赛道当中,Mirror发展的不及预期并非个例。尝过疫情红利的公司多多少少都感受了红利退去后的失落,其中包括FITURE及Peloton在内两家同赛道企业也陷入了发展困境。
2019年,国内家庭健身的热潮刚刚兴起,较早入局的FITURE融资动作频频。据企查查显示,截至目前企业共完成了四轮融资,包括2019年8月的天使轮、2020年9月的A轮、2020年12月的A+轮以及2021年4月的B轮,融资总数额近4亿美元。
但界面新闻报道称,2022年7月FITURE便开启了一轮裁员动作,涉及人数超过500人,主要为国内业务一线员工,此外企业还有四位VP离职。2023年3月,企业更是关停了大部分北美业务,并裁撤了近百人的团队。在FITURE US官网及亚马逊渠道上,其产品均显示无货,用户无法下单购买。与此同时,另外一家在行业涉足较早的企业Peloton,日子也并不好过。最新数据显示该企业2022年第四季度收入为6.78亿美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减少28%,其中智能健身业务退步最多。至此,Peloton已连续6个季度亏损。虽然Peloton方表示,预计今年下半年可实现收支平衡,但市场评价却对这份自信并不看好。因为企业在整个2022财年的营收为35.8亿美元、同比下滑10.9%,归属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3亿美元,同比降幅达1396.1%。
那么,智能健身镜赛道究竟为何开始大幅缩水,行业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对此,CSHIA智能家居产业联盟秘书长周军认为,此前疫情爆发和居家办公的普及,使得人们不得不选择在家中健身,这也导致智能健身镜市场快速发展的原因。但随着疫苗广泛接种以及疫情防控放开,线下健身房得以重新开放,消费者的选择方式不再唯一,因而对智能健身镜市场带来不小冲击。
此外,他还表示,由于健身镜应用场景过窄,没有太多抓住用户粘性的功能,也导致行业陷入目前的尴尬境地。
而KNX国际协会中国区代表何检则坦言,随着疫情放开,以居家使用作为核心场景的智能产品,必然会经历消费需求萎缩期,且短时间将难以恢复。
增强定制综合能力
然而,虽然智能健身镜需求在逐渐萎缩,但却未能阻挡国内企业布局抢食市场“蛋糕”的脚步。
2021年,这股“百镜大战”在国内达到巅峰。百度、小米、华为、OPPO等互联网大厂企业悉数入局,还有咕咚、亿健、乐刻、小乔体育等专业健身品牌加入,竞争大戏开始打响。
过往,智能镜整体定价尤其是高配版并不便宜。这也使得智能健身镜被消费者称之为“高智商”产品,即只有具备足够财力和健身需求的人才会购买并持续使用。周军更是直言,智能健身镜的产品定价基本与传统大家电的价位持平。
国外品牌方面,以Mirror为例,其早期的健身镜产品,售价在1495美元,此外用户还需额外支付250美元的安装费及每年468美元的会员费。国内品牌方面,FITURE推出的尊享版、旗舰版及mini版三款魔镜,到手价分别为7800元、3899元以及2999元;亿健品牌魔镜的单价在6999元、咕咚FITMORE镜标准版的价格在3999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户外运动品牌、互联网巨头以及资本的不断入场,健身镜产品也不可避免地开启了“价格战”。其中2022年,小度添添智能健身镜M30刷新全品类价格新低,以2699元起售。而后的2023年,FITURE魔镜mini版在京东平台的售价也降至2699元。YUPP 运动魔镜售价也降至2299(并免费赠送3月会员)。此外,小众品牌青蜢甚至推出免VIP的1000元级别魔镜产品。
但周军也表示,降价并非长久之策,只能短期刺激用户的消费欲望,但同时也会影响品牌调性,未来品牌走高端化路线或产品提价将变得困难。“企业应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再去追求产品性价比。”
此外,智能健身镜产品也存在明显短板。产品更多是通过连接APP,加上摄像头以及应用火柴人技术,整体上缺乏人性化和定制化设计。
很多用户反馈,智能健身镜在对用户的体型判断和健身训练的计划等方面做得并不到位,基本上是按照数据库里的方案做类比。
因而,周军也提出,企业要想留住客户最核心的还是做好产品内容,给这一智能健身硬件产品增加更多角色定位和定制化设计。此外,未来想要在该赛道里找到更多发展空间的企业,或将需要同时具备硬件、软件以及服务的综合能力。
编辑:王明上一篇: 世界今亮点!商务部:中美商务部长将会面
下一篇: 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都说头发是人的第二张脸,如果头发毛躁、像枯草一样,就算再美的颜值,在别人眼中也会大打折扣。怎么样打造柔顺健康的秀
(上海战疫录)上海高校架“云梯” 校企隔空交流保就业服务不断线 中新网上海4月23日电(记者陈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下,即将走上社
中新网西宁4月23日电 (孙睿 赵倩)记者23日从青海省格尔木市官方获悉,柴达木盆地首家“护蕾女童温馨小屋”——青海省妇女儿童保护“
(上海战疫录)守“沪”日志:沪人居家“读”处 “文艺团购”线上送“书香” 中新网上海4月23日电 题:守“沪”日志:沪人居家“读
(抗击新冠肺炎)内蒙古满洲里新增3例本土确诊病例 年龄最大的86岁 中新网满洲里4月23日电 (记者 张玮)23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
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 (徐婧)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庞星火在23日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通报
中新网兰州4月23日电 (记者 冯志军)中国核城“四〇四”,曾被网友称为“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近年开始在甘肃嘉峪关市城区建起
(上海战疫录)增援民警诉说方舱里的“生活百态” 中新网上海4月23日电 题:增援民警诉说方舱里的“生活百态” 作者 李姝徵 宋
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徐婧)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蓓蓓在23日召开的北京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区学校每周进行三次全员核
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徐婧)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蓓蓓在23日召开的北京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潘家园街道松榆东里11号楼、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