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科普“网红”打破了传授知识的时空边界,撒下科学的种子,传递理性的声音,让“伪科学”无处躲藏,也让“真科学”更加深入人心。
用大铁锅演示中国天眼原理、带孩子们用塑料瓶造“火箭”冲上百米高空……近年来,越来越多科普短视频成为网络爆款,不少专家、教授、院士等拥有百万粉丝,高端、艰深的科学知识以通俗、有趣的面貌进入公众视野。
“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这些年,喝茶防新冠、量子针灸、纳米频谱……一些“科学流言”时不时蹭热点、赚流量,蛊惑人心。信息泛滥的时候,优质内容是稀缺品。因此,人们乐见专家、教授、院士等权威人士站出来,成为科普“网红”。他们打破了传授知识的时空边界,撒下科学的种子,传递理性的声音,让“伪科学”无处躲藏,也让“真科学”更加深入人心。
高质量科普有助于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其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先进的科技成果通过科学普及,将更容易为社会公众理解和接受,尽快产生经济效益和使用价值。
冰冷的数据、拗口的术语、晦涩的概念……经过科普“网红”鞭辟入里的讲解,变得鲜活灵动,这不仅点燃了公众的科学热情,更传播了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与名师、大咖“面对面”,学习接地气的硬核知识,养成“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思维习惯,更有益于他们成长为科研后备力量。在知识经济时代,具备科学素养的公众比例越高,科技强国便会更有底气、更加硬气。
不过,现实来看,科普事业发展还面临一些阻碍,也给科普“网红”造成了困扰。比如技术、应用日新月异,给做好科普带来一定挑战;重科研轻科普的认识误区,让一些科研人员放不开手脚;互联网大潮中,“专家队伍”鱼龙混杂,科普短视频存在同质化严重、专业化不足等问题,甚至有作者假冒专家贩卖焦虑、推销劣质产品等。
创新绽放于科学的土壤。当科技实力愈发成为大国博弈的角力点时,科普作为创新发展“另一翼”的作用将日益凸显。为此,一方面,要继续培养壮大科普人才队伍,不断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在认识上扫清偏见,在制度安排上予以同等尊重,让一批能做科普、愿做科普的专业人才脱颖而出。前不久,中国科协印发通知,试点开展在京中央单位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这意味着科普工作者有了专业职称评审渠道,有利于激励更多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另一方面,要在监管治理上发力,丰富好科普作品的形态和传播渠道,建立完善的审核把关机制,着力提升公众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同时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冒牌专家”进行正面回击。
当然,科普短视频作为一种“知识快餐”,无法取代系统化的专业学习。因此,还应促进线上科普与线下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让年轻观众不仅喜爱科普“网红”,更因此爱上科学,进而充满热情地投身于科技创新。科普工作与科技创新“双向奔赴”,也将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凝聚起磅礴力量。(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上一篇: 筏板混凝土方量计算公式_沙子方量计算公式-天天看热讯
下一篇: 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都说头发是人的第二张脸,如果头发毛躁、像枯草一样,就算再美的颜值,在别人眼中也会大打折扣。怎么样打造柔顺健康的秀
(上海战疫录)上海高校架“云梯” 校企隔空交流保就业服务不断线 中新网上海4月23日电(记者陈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下,即将走上社
中新网西宁4月23日电 (孙睿 赵倩)记者23日从青海省格尔木市官方获悉,柴达木盆地首家“护蕾女童温馨小屋”——青海省妇女儿童保护“
(上海战疫录)守“沪”日志:沪人居家“读”处 “文艺团购”线上送“书香” 中新网上海4月23日电 题:守“沪”日志:沪人居家“读
(抗击新冠肺炎)内蒙古满洲里新增3例本土确诊病例 年龄最大的86岁 中新网满洲里4月23日电 (记者 张玮)23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
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 (徐婧)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庞星火在23日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通报
中新网兰州4月23日电 (记者 冯志军)中国核城“四〇四”,曾被网友称为“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近年开始在甘肃嘉峪关市城区建起
(上海战疫录)增援民警诉说方舱里的“生活百态” 中新网上海4月23日电 题:增援民警诉说方舱里的“生活百态” 作者 李姝徵 宋
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徐婧)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蓓蓓在23日召开的北京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区学校每周进行三次全员核
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徐婧)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蓓蓓在23日召开的北京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潘家园街道松榆东里11号楼、4